一、概念界定
"平凉红牛"是指在中国甘肃平凉特定自然环境和精细饲养方式下,经过长期繁育、改良生产的红色牛的商品品牌,包括当地秦川牛在内的各种杂交牛,以皮质厚韧,肉质细嫩著称。 主要分布于平凉市东部崆峒区、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四县及周边地区。目前饲养量有50多万头。
二、基本特性
1、外貌特征:被毛红色,体格较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骨骼粗壮,肌肉发育良好;公母牛都有角,角呈扁圆型,小而钝,俗称"萝卜角"、"疙瘩角",角、蹄、鼻镜呈肉红色;公牛有明显的肩峰;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40厘米,母牛124厘米;成年公牛平均体重550公斤,母牛430公斤。
2、生产性能:
(1) 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驯,好管理。
(2) 生长发育快,初生重公犊27.4公斤,母犊25公斤,18月龄公牛活重450公斤,母牛410公斤。
(3) 肥育快,瘦肉率高。体重550公斤以上的育肥牛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64%和54%,高档肉块产量占活重的5.2%,优质肉块产量占活重的9.3%。
(4) 皮、肉加工性能好。"平凉红牛"皮质厚,韧度强,加工性能上乘;肉质细嫩味美, 大理石花纹明显,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丰富。
三、发展沿革
平凉横跨陇山(关山),位于甘肃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地处北纬34°54'至35°43',东经105°43'至107°45'。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川、塬兼有。辖崆峒区和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6县。总土地面积1.11万平方公里,海拔在1100-2000米之间,最低890米,最高2857米,年均气温8.5℃,降雨量500-700毫米,日照总时数2239时,无霜期175天。泾、渭两大水域15条河流经本区总流量15亿立方,地下水贮藏量25亿立方。总人口220万人。有汉、回、满、蒙、藏等18个民族。
市内土地宽广,土质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劳动资源充沛,盛产小麦、玉米、谷类、荞麦、油菜、胡麻、瓜类、蔬菜及林果,粮食自给有余。饲草资源雄厚,全市有草地面积390万亩,其中天然草场280万亩,人工草地110万亩,特别是紫花苜蓿经过长期繁衍和栽培驯化,已形成独特的"陇东紫花苜蓿"优势品系,品质优,产量高,粗蛋白含量高达17%-21%。养牛是平凉农民的传统产业,积累了以苜蓿、麦秸和玉米秸作粗饲草,用玉米、麦麸、油渣作精饲料,舍饲养牛的祖传经验。在养牛品种上,由于与陕西接壤,甘、陕之间传统的牲畜交易频繁,秦川牛顺市传入并与本地牛杂配,形成了不同代数的杂种牛和适应本地环境条件的秦川牛,两种群体经过长期混交繁殖和当地群众精心选育,形成了独特的"平凉红牛"的基础群体。建国之后,党和政府从1958年起先后不断地扶持县、社办配种站,大量引进秦川牛对本地黄牛进行级进杂交改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从1979年开始,全省推广牛的冷冻精液人工授配改良技术,我市在原来用秦川公牛本交改良的同时,又引进了国外肉用利木辛牛、德国黄牛、丹麦红牛、短角牛还有秦川牛的冻精对本地牛进行经济杂交,加快了改良步伐,进一步提高了品种质量,推进了由役用型养牛向役肉兼用和肉役兼用型的转变。养牛基地不断壮大,品种结构逐步优化。至2001年底,全市牛饲养量达到50.25万头,出栏商品牛14.23万头,居全省农区之首。 其中秦川和秦杂牛占80%,其它红色杂交肉牛占15%以上。
四、产业化开发
从1990年以来,经过定位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全市经济主导产业两个阶段的努力推进,平凉红牛产业在饲养规模、加工、流通各个环节上都有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养、加、贸一体化经营的基本框架,进入了产业化经营的初级阶段。
一是基地建设形成区域化和规模化格局。崆峒、泾川、灵台、崇信、华亭五县(区)为重点开发区域,养牛占全市的90%以上,建成了24个万头养牛乡、71个千头养牛村、249个百头养牛社和3900个十头以上养牛大户。规模养牛总数24.6万头,占五县(区)养牛总量的 50%以上。
二是产品加工能力提升。形成了牛肉、食品、皮革、革制品、骨制品、生化药品六个系列60多种产品的加工能力。屠宰总能力达到20万头;皮革加工能力达到60万标张。创出了"旭康牌"系列食品、"景兴牌"牛骨髓油茶和"泾河牌"骨制品等品牌。产品供不应求。
三是市场销路不断拓宽。初步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市场营销体系:市内形成了以崆峒区牛肉批发市场、皮毛市场和活牛交易市场为核心,县乡30多个活牛交易市场为骨干的营销网络;国内立足西北、华北地区,形成了辐射全国20多个省区的固定销售渠道,部分产品已打入了香港和俄罗斯及中东地区等国外市场。
四是技术含量有所提高。品种优化,肉牛短期育肥,饲草料科学调制饲喂,牛温棚建设,牛病防制,肉品卫生检验等常规技术和牛胚胎移植、高档肉牛生产、优质牛肉加工等先进技术应用推广,提高了牛产业的技术含量,重点养牛户平均应用技术3项以上。平凉红牛声誉传遍国内外。
五是产业效益日益突出。2001年牛产业养加贸总收入达到6.5亿元,纯收入2.7亿元,产业总纳税2500万元.
五、开发前景
面对现状,瞻望未来,平凉红牛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一是从基础条件看,平凉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中心和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有畜产品集散交易的传统和区位优势,特别是广大回族群众有以牛为业、靠牛维生、广做牛生意的祖传;气候适宜,草资源丰富,号称"陇东苜蓿带"和"西北肉牛带";交通、通讯及能源基础设施比较完备,装机120万千瓦的平凉电厂已投入运营,312国道、宝中铁路横贯全市,正在规划中的"银武高速公路"途经平凉。移动通讯网络健全,地、县、乡、村与外界通讯便捷;环境污染小,水、土资源丰富有利于生产"绿色食品"。
二是从发展程度看,红牛产业已初步进入产业化的初级阶段。饲养基地、加工企业、流通市场各环节功能基本配套,养加贸一体化经营机制初步建立;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肉、皮、骨、药加工企业已初具规模,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区,市场销路不断拓宽。
三是从大背景看,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应对加入WTO的挑战,畜牧业都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四是从认识上看,中央提出"把畜牧业要抓成大产业",省上提出"要把甘肃建成牧业强省和草业大省",平凉也把草畜产业提到全市经济主导产业的高度。1999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考察平凉时,对农业发展方向定位为"自给型农业、生态型林业、商品型畜牧业"。特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草原学奠基人任继周先生总结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利用系统耦合原理研究分析,提出了以平凉为中心建立黄土高原巨型畜牧业基地的设想,即发挥平凉地处黄土高原中心位置和业已形成的畜产品加工贸易优势的作用,联系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把这些地区不同生态经济系统间生产经营活动密切配合起来,形成从种草养畜到畜牧业机具、产品深加工等一条很长的产业链。可以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农区利用丰富的饲料粮和秸秆育肥牧区的家畜,可使相关的经济效益提高10倍。同时,改变牧区粗放的经营方式,可提高6倍的经济效益。可见平凉开发牛产业,是一项关联度大、辐射面广的战略性举措,各级已形成共识。近年来,外商、市内私营企业投资发展牛产业形成热潮。
六、建设规划
为落实中央和省上有关精神,把平凉红牛产业做大做强,省农牧厅决定把平凉建成全省肉牛产业化示范基地,市上已作了全面部署,制定了发展规划。
1、基本思路:平凉红牛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要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加入WTO的挑战,围绕全市"三增一稳"、"五个加快"、"一个保证"的总体思路,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和市内外资源优势,以饲草料生产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养牛为主体,以科技为动力,以项目为支撑,突出结构调整和机制创新,扩大规模,突破加工,实施无公害化生产,争创精品名牌,搞活销售流通,建立起适应市场、产销紧密结合、收入分配合理、高效运行的产业化开发体系。建成以平凉为中心,带动西北,辐射黄土高原的现代牛产业基地。
2、任务目标:分两个阶段实施。
2005年以前是打基础阶段。重点是整合市内资源,建成一百万亩紫花苜蓿基地,一百万亩饲用玉米基地,扩大饲养规模,提高加工能力,牛饲养量达到100万头(包括异地贩入)。扩建、新建一批龙头企业,扩大加工规模,牛屠宰能力达到40万头,牛皮加工能力达到100万标张,鲜骨处理能力1万吨,启动生化制药,加工增值率达到3倍。健全市场体系,扩张国内营销网络,扩大产品出口。建成养加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2006-2010年是加工增值阶段。稳定市内饲养规模,草畜总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任务是提高肉牛质量和个体生产能力,以市内自繁自育为主,吸引周边地区牛源,扩大加工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按照产品终端化和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进行深度加工,实现多层次增值。到2010年,牛屠宰能力达到50万头,牛皮加工能力稳定在100万标张,鲜骨处理能力达到2万吨,扩大生化制药,努力实现产品终端化,加工增值率达到5倍,提高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份额,积极开辟外销渠道,增加产品出口量,建立高效运行的种、养、加、贸一体化经营的大型产业链。预期产业总收入达到30亿元,财政收入3亿元,产业总利润8亿元,人均纯收入400元。
2010年以后,继续稳定市内饲养规模,利用市内和黄土高原地区资源,进一步提高加工能力,再延伸产业链。按照国际质量标准,进行深加工,把平凉红牛产业逐步发展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牛产业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平凉是一块富饶的地方,开发平凉红牛具有雄厚的资源潜力。200多万平凉人民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把牛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全市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快发展。同时,以诚挚的情谊、宽松的环境,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来平凉投资开发,共同开创平凉美好的未来,共享平凉的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