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沿革
在祖国西南气势磅礴的云岭山脉乌蒙山麓,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山表水秀,物产富饶,阡陌流金,人杰地灵。这就是邓小平夫人的故乡,火腿之乡--宣威市。
宣威秦以前属夜郎辖地。据《汉书.地理志》载,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开犍为郡,属益州,置县,即今宣威。蜀汉属益州建宁郡,仍为 县。隋属南宁州总管府辖,为东爨所据。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开南中置南宁州,改称泉麻县。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南宁为郎州。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拆郎州置麻州(即今宣威)属剑南道 州都督府辖。南诏时属拓东节度石城郡弥殿部辖。大理国时为磨弥部。元世十三年(公元1276年)设沾益州,州治所在今市城东河东营,辖交水(今沾益)、石梁(今宣威东北部)、罗山(今富源)三县,隶云南行中书省曲靖路。明初仍为沾益州,为土流合治,隶云南布政司曲靖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征南大将军友德入滇,取“宣播朝廷威德”之褐意,设宣威关。宣威名源于此。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治所移至今市城,始建土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扩建为石城。清率雍正五年(1727年),云贵总督尔鄂泰改土裁州设宣威县。中华人民共合国成立后,宣威县曾于1954年6月30日改名榕峰县,1994年2月18日撤县设宣威市。
宣威火腿的生产、加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有关资料,宣威这块厚重的红土地上,早在新石器时代就留下了祖先的足迹——格宜尖角洞文化遗址。至秦,本境已开通五尺驿道。三国时代,本境留下蜀国兵将驻扎的“诸葛大营”。明朝,重修古驿道,古驿道旁留下了“山高水长,水流云在”的摩崖石刻以及傅友德南征的“古战场”、“古炮台”、“烽火台”遗址。“南方古丝绸之路”途经宣威,证明宣威在远古时代就具有相当程度的商业文明。所有这一切,都印证了宣威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宣威火腿同样如此,其历史之久远,竟令人难以查清其起源于何时。相传,我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腌肉,且孔子喜食。到宋朝,抗金民族英雄宗泽发明“火腿”,火腿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至于宣威火腿,究竟起源于何时,已难详其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明设宣威关,清置宣威州,使宣威火腿有了成名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自清雍正五年(1727年)置宣威州后,火腿便以地名命名,称宣威火腿,流传至今已有近三个世纪的成名史,其声誉驰名中外,被美称为华夏三大名腿之一,宣威因此而获火腿之乡的美誉,真可谓:“火腿文化源远流长,西南重镇商机无限”。据《宣威县志》记载,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就以身穿绿袍,肉质厚,精肉多,蛋白丰富鲜嫩可口而享有盛名。清光绪年间,曾懿编著《中馈录》中收有“宣威火腿”的制法。据此及有关史料推断,宣腿之生,最迟明末即成,雍正时代即流入滇川首府,清末流到东南沿海,民国初年,以浦在廷先生为首的火腿公司已将火腿罐头远销东南亚。1923年孙中山大总统题赠“饮和食德”,宣威火腿从此名声大震,香飘四海,载入世人食谱大全。
清初以前,宣威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由于经历了元代的军民屯田、明代的设置卫所及土流合治等社会变革,加之明重修驿道,交通得到发展,与内地的密切交往得以加强,居民成份发生重大变化,使宣威经济有了一个长足发展与进步的基本前提,因而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技术、养殖技术、文化及生产方式广泛传播到宣威境内,农作物产量、猪等畜产品的数量因而有大幅度增加,奠定了火腿生产的基础,使农户普遍制作火腿成为可能。同时,由于玉米、马铃薯、胡萝卜、白萝卜等农作物广泛种植,交通改善,食盐输入,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为宣威火腿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可以说,宣威火腿业的兴起,源之源就在于历代的重大社会变革。此间,由于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农户所宰杀的年猪,在短时间内自食有余,出售又受流通限制,为此,用食盐腌制的方法加工贮备,以便随时食用。经腌制的猪肉,特别是后腿肉,切开后香气扑鼻,颜色嫣红似火,故称火腿。这一方法在民间相互传播、四方流传,逐步形成大体一致的腌制技术,经总结完善形成传统的加工工艺,世代相传。当然,那时的火腿加工业,尚处初兴萌芽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腌制的目的是为了自食贮备,尚无商品意识可言。
清朝中后期,宣威火腿加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至清雍正年间,已初具规模,工艺颇具章法,据《宣威县志》记载,清雍正五年,城乡集市贸易市场上普遍上市火腿,当时到宣威赴任的流官知州张汉问这是何物,销货者答曰:"宣威火腿"。这足以说明宣威火腿在清雍正年间就已成名并广为流传,成为宣威城乡贸易集市上的重要商品之一,这是宣威火腿由自食贮备向商品化过渡的重要转折点。此期间,宣威火腿已不仅仅是自食贮备的农家产品,它已发展成为上市交易的初级商品和农家馈赠亲朋好友的贵重礼品,不例外地它便自然而然地成为地方官绅进奉上司或钦差大臣的贡品。
清末至民国年间,宣威火腿业如同中国的民族工业一样,获得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当时,以浦在廷先生为代表的宣威工商业先驱,将宣威火腿生产,推上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清宣统元年(1909年),浦在廷、陈时铨等人集资4万银元,创办了"宣和火腿股份有限公司",收购鲜腿腌制加工宣威火腿或从市场购进优质宣威火腿,从事火腿贸易事业,同时派人入粤学习并尝试摸索了土法加工火腿罐头获得成功。由于火腿罐头品味可口、装潢美观、携带方便,一上市就深受欢迎,供不就求。民国七年(1918年),为扩大规模、改进工艺,浦在廷先生又创办"宣和火腿罐头股份有限公司",派专人到日本、上海学习制造罐头技术,从美国购进机械设备开发生产罐头,除蒸煮属土法装置外,制罐、打盖、切肉均用机械化,日产300罐,年产10万罐。产品有"火腿罐头"、"蹄筋罐头"、"鸡#罐头"等。1920年,"宣和火腿罐头股份有限公司"改名为"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公司"(即"大有恒"商号),1923年,该公司生产的火腿罐头,在广东举办的全国地方名特产品赛会上,获优质奖章,孙中山先生为此亲笔题词"饮和食德"。1928年11月,在上海中华国货展览会上,宣威火腿和"大有恒"生产的火腿乳饼分别获特等奖和一等奖。此后,至1947年,如火如荼的宣威火腿加工业步入了一个产销两旺的辉煌时期,开创宣威地方工商业的历史先河。在此期间,浦在廷等工商业先驱,使宣威火腿的商品化进一步扩大,还首创了合伙、股份等融资方式,将分散的少量资本集中起来办大产业的宏伟业绩。
赶着马帮、下过南洋的传奇人物浦在廷先生,是宣威火腿工业化萌芽的培育者,也是推动宣威火腿走向世界,扬名海内外的第一人,他对宣威火腿的经济文化价值,早在清宣统元年(1909年)就有精辟的超前论述:"窃维富民之策争竞以商,而商之集合必以公司为归宿。值此外潮日浸,若不及联团体,力求改良,未有不劣败者。今欲振兴商业,必自地方已有之物产而研究,靳于精美,方足占有优胜而握权利。宣威地瘠民贫,穷于生计,唯有火腿一宗,为天然之特产,亦固有之利源"。浦先生还进一步分析到:"徒以旧制不加讲求,形式笨重,色味良莠,无一准的;加以商贩零量,受行店之垄勒,成本过重,腌法苟苟,以致销路日阻,利益亦渐衰微,良可叹也"。浦先生不仅这样认识火腿,还敢为人行,身体力行,亲自投资引入技术及机器设备进行开发,几经磨难,几度曲折,终于将乌蒙山中笨重的原始农家食品加工转换成便于携带的罐头产品,跻身海内外食品市场。关于浦先生的辉煌业绩,《宣威县志》有这样一段记载:"宣威县工业素不发达,近感于物竞天择,优胜劣败之故,率皆投袂而起,思以新法易旧章,机械代人力,为工商之新纪元。
就中以火腿罐头一项最著成效。其原起始于宣和公司派人入粤学制罐头,遂订购机器入境,开工招艺徒成立火腿罐头公司。取携带便而应用广,为食品中珍美丰腴良构,故畅销全国及海外,有供不逮求之势"。浦先生对民族工业的建树,除了孙中山为其亲笔题词"饮和食德"外,先后为其题词的还有:云南督军唐继尧题"急公好义";驻粤湘军总司令谭延凯题"推谭扑远";滇军总司令杨希闵题"味美于回";滇军军长范石先题"调和鼎鼐",并在题词前加上:"宣腿较金腿高倍,蓰得热心实业如浦在廷者改良制造,装成罐头,必能推销全球也";滇军师长赵成良题"民力普存#珍云腊";滇军师长廖行超题"媲美薄鲈";滇军师长徐德题"味道之腴";书法家陈荣昌题"说土同甘";滇军军长范石生题,书法家陈荣昌书"宛水榕峰,形式秀雄,挺立能人,有如在公"。浦在廷先生有仅在宣威火腿发展史上,而且有宣威民族工商业发展史上都不愧为开拓创新者。他曾两任宣威县商会会长,历任旅粤滇军军需总局局长,广东省烟酒公卖局局长、全国总商会副会长,获少将军衔。为表彰浦先生对宣威工商业作出的卓越贡献。1993年,宣威市委、政府拨出专款,修复了浦在廷先生故居,以缅怀这位杰出的工商先驱,激励后人。
二、自然地理
纵观宣威火腿的发展历程,几经曲折,几度发展,终于形成今天年产值近3亿元的大产业,其原由,包括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社会因素主要有元时设有军民屯田;明代设置卫所;清时改土归流;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玉米、马铃薯、胡萝卜等农作物的引入及广泛种植;养猪业的不断发展;交通的改善;食盐的输入;人口迁移;加工技术及工艺引进等方面。自然因素有独特的气候、水土、饲料、猪种、饲养、加工工艺、保管技术等方面。几百年来,火腿业在这两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伴随着宣威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火腿业的发展促进了宣威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巨大进步,火腿业融进了宣威六千余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之中。火腿成了宣威最负盛名的文化标志,火腿因宣威而得名,宣威也因火腿而获火腿之乡的美称,可以说宣威火腿是宣威人对祖国饮食文化的一大奉献。
三、风土人情
宣威在云南省的东北部,属于中国西南乌蒙山系南麓,乌蒙山从北面蜿蜒而来,深入宣威腹地。在这些连绵的山川之间,逶迤纵横的沟壑之上,自秦代开凿五尺道为入滇之端以来,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南征,也曾派中路大军李恢部队从此入滇,而到了明朝,云南成为和大明王朝紧密相连的版图,数十万汉人从宣威进入云南,构成云南大地上无数个“卫、所、营、屯、堡”的村寨。
他们中的一些人选择了宣威作为第一站,在这片广袤的山地上驻守下来,延续着古老的农耕工作,和他们最亲近的是田地里站立的牛以及粪圈里饲养的肥猪,还有鸡犬这些守侯在家檐下的动物。他们一面辛勤地开荒,修田,犁地,使得烟火绵延了又绵延,鸡犬鸣叫了又鸣叫,一面又认真地打量如何把生活过得殷实,在青枝绿叶之间,只出产玉米、洋芋、荞麦以及很少的稻谷,他们发现,那满山遍野生长着的粗杆杂粮一定能饲养出肥猪来。猪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呀,人到哪儿,哪儿就有它,中国的汉字“家”就是以“宀”从“豕”而得,“豕”就是猪的意思,有了猪,家庭便相相样样地在乌蒙山区里树立起来,就像房屋的四面墙壁一样。有了肥猪,家庭便有了祥和欣荣的景象,便有了希望。
四、产业化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宣威生猪饲养和火腿生产发展较快。1954年成立县食品公司,由该公司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专营肉食品(包括火腿),当年销售原腿159.5吨,1959年达706吨,1977年922吨,1984年达1309吨。宣威火腿,曾于1955年7月至1958年12月因宣威县更名为榕峰县而改称"榕峰火腿",此间,因更名而突然滞销。1959年,为维护"宣威火腿"声誉,云南省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又将"榕峰县"复名"宣威县","宣威火腿"随之恢复原名,由此又畅销如故。1985年起,国家取消对肉食品的"统派购"制度,县食品公司为适应市场需要,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引入先进设备,先后开发了"宣字牌"洗腿、精腿、片装、盒装、金钱腿、皇冠腿等系列产品投放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1992年7月,云南宣威火腿企业集团公司成立,宣威火腿生产加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经营宣威火腿的企业在其带动下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至1999年,全市生猪出栏92.3万头,火腿产量13000吨,产值近3亿元。全市经营火腿的企业及工商户达500余户,销售原腿8000余吨,其中云南宣威火腿企业集团公司销售原腿2000余吨,占四分之一;全市共有系列化精加工企业和工商户38户,系列化加工产品产销量达1000余吨,其中云南宣威火腿企业集团公司经营380吨,占38%以上。
五、奖项、荣誉
从1980年至1999年,宣威火腿及其系列产品,先后荣获国家银质奖、全国营养食品"熊猫杯"金奖、全国春夏市场最受欢迎商品"金奔马"奖、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妇女儿童用品40年博览会金奖、中国沿海开放城市商品博览会金奖、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奖、全国特殊营养食品奖、中国用户公认质量承诺产品、云南名牌产品、云南省首届旅游优秀食品、`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指定产品、世界生产力大会指定名牌产品等各级各类奖共43个,其中云南宣威火腿企业集团公司获奖22个,占53.4%。该公司生产的"宣字牌"宣威火腿系列产品,畅销昆明、武汉、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还经深圳转口远销香港、台北、基隆、大坂、汉城、新加坡、温哥华、纽约、加拿大、泰国、缅甸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1983年8月重庆冠生园食品公司向宣威县食品公司题赠:"云腿技艺精,盛誉满山城"大红锦旗;1987年秋,昆明桂美轩糕点厂向宣威县食品公司题赠:"味美质佳,誉满中华"的精美牌匾。与此同时,由于经营成效显著,该公司曾先后得到原云南省委书记普朝柱、国内贸易部副部长黄凉尘、何济海、傅立民,云南省委副书记王学仁(原曲靖地委书记)等领导同志的题词鼓励。1988年12月24日,在"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宣字牌"宣威火腿荣获金奖后,受李鹏总理的称赞。1992年2月18日,原商业部长胡平到云南检查指导工作,在食品年货街上视察进,对"宣字牌"火腿很感兴趣,并寄予厚望。1993年6月,在中国沿海开放城市商品与盼奥运生活体育用品博览会上,组委会官员在巡视展厅时评价说:"宣威火腿是这次参展产品中最具特色的产品"。1995年4月18日至19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到宣威市考察时,在重点考察了火腿生产经营情况后指出,从事火腿生产要提高商品意识,把握市场情况,注重综合效益,把火腿生产、加工发展为社会化大产业。他对宣威火腿产业发展深表关注,并寄予厚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