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地理
湄潭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跨东径107。15'36"~107。41'08",北纬27。20'18""~28。12'31"。国土面积1864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32个村(居)48万余人。平均海拔972.7米,年均温15℃,无霜期284天,年日照时数1163小时,年降水量1100毫米以上,森林覆盖率56.5%。是贵州省最大的产茶区,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曾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中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中国茶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中国名茶之乡”等称号,以“湄潭翠芽”为代表的名优茶在国内行业评比中数十次获最高奖。
二、产业化情况
1、现有茶园22万亩,分布在15个乡镇118个村(居),涉及5万多农户20余万茶农。其中无性系良种占94.3%,主要栽培湄潭苔茶、福鼎大白茶、黔湄601、黔湄809、福云6号等国家级良种。绿色食品茶园0.9万亩,有机茶园2.8万亩(含转换),无公害茶园达到100%。1万亩以上的乡镇有8个,0.5万亩以上的乡镇2个,0.1万亩以上的乡镇5个;0.5万亩以上的村8个,0.1万亩以上的村80个,其中人均1亩以上茶园的村20个;种植10亩以上茶园的农户2290户,其中100亩以上的126户,50亩以上的170户,30亩以上的550户。万亩国营茶场1个,省茶叶研究所(前身为建立于1939年的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
2、全县2008年投产茶园9万亩,总产量7660吨,产值3.8亿元。其中名优茶(翠芽、毛峰、针茶)2014.6吨,占26.3%;产值3.17亿元,占83.5%。2009年投产茶园12万亩,预计春茶产量2500吨,产值3亿元,全年茶叶总产量可望突破1万吨,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茶业综合收入达到10亿元。
3、茶叶加工企业及大户316家。其中规模企业7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县级龙头企业11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固定资产2亿元,厂房面积6万㎡,加工机具1800台(套),年加工能力1万吨以上。主要生产扁形的湄潭翠芽、条形毛峰茶、卷曲形毛尖茶、针形的贵州针茶及大宗炒(烘)青绿茶,同时生产高档的功夫红茶和低档的红碎茶及砖茶、茶多酚、茶叶籽油等。有39家企业通过QS认证,12家企业通过ISO认证,9家企业通过HACCP认证,4家企业通过有机茶认证,1家企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家企业通过有机茶专柜认证。
三、奖项、荣誉
1999年首获“遵义市名牌产品”以来,已13次获贵州省名优茶和28次国家级金奖;
2005年评为“贵州省十大名茶”和“中国三绿工程中茶协推荐品牌”,并由协会制定了地方标准,注册了证明商标,为贵州扁形名优绿茶的典型代表。
“湄潭翠芽”自2001年起连续获贵州省名茶,获“中茶杯”特等奖、一等奖,“中绿杯”金奖,国际名茶评比金奖,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国际茶博会金奖共28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