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巨星
与窦德荣相识,是在两年前一次同行聚会时,一位上级领导向我介绍他的身份。身材高挑,面庞白皙,温文尔雅的学者风度与大多制片人的那种“范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对这项事业的执着,不经意间就浸染我心,溢于言表,也令我这位同行多了几份感动。走近他,感悟他的心路历程,追踪他跋涉的山山水水,则愈加佐证了这份感动。
敬业,脚下认证了许多艰辛
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的工作动力,源自崇高的信仰。做为总制片人,窦德荣从肩负起这份责任那一刻,就选择了艰辛。他执意通过纪录片的拍摄和播出,来传播中国地理标志文化,以期实现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崇高信仰。
在福建省平和县采风拍摄期间,当地干部群众为发展琯溪蜜柚付出的努力,让窦德荣十分敬佩,他也将这份敬佩化做自己的工作动力。县工商局副局长王其鲁这样描述他的感受:为了使这个百集电视纪录片更加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找到了一大批专家学者,为该片把脉。采风组到了我县,不喝酒,不唱歌,不去风景区,甚至吃饭都不愿意浪费过多时间,马不停蹄的访问农户,和了解情况的农业本土专家座谈,下田地,上蜜柚果山,晚上还开会讨论到深夜。他们细致调研的工作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在采访一位勤劳致富的农户林原水时,听了他的艰辛历程,两个汉子陪着那个农户落下眼泪。
一次在赶往四川会理拍摄的途中,前方路段突然遭遇泥石流,怎么办?是返回北京,让对方通过邮件提供素材来完成本片的制作?还是继续前行,坚持到达目的地实地拍摄呢?选择前者,固然安全,经过精心制作,可以完成任务;而选择后者,就意味着承担风险:前进的路上,虽然风景秀丽但地质条件复杂,如果再遇上地质灾害怎么办?此时此刻,还是崇高的信仰和强烈的事业心起了主导作用,为了赶赴一线采风,拍摄真实宝贵的画面,为了让地理标志商标兴农事业更加深入人心,窦德荣毅然选择了后者。在忍受了数日饥寒和困顿后,在经历了信仰和人生价值观的考验后,他和他的团队又驶上弯弯的山路,奔向会理。
镜头,记录了鲜活的致富典型
“八山一水一分田”,是人们对福建省平和县地貌特征做出的概括。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发展怎样的特色产业才能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呢?当时做为贫困县的平和县委、县政府,从思考到选择,历经了七、八年时间,最后把目标锁在了“琯溪蜜柚”上。窦德荣深入到当地在采风时看到:1992年,“关于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干部职工开发山地,造林、种果、栽竹的政策”出台,全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琯溪蜜柚开发热。到2000年,全县琯溪蜜柚种植面积已达32万亩,总产量22.86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柚类生产基地。
在平和县糠厝村村民林原水家中采访,窦德荣记录了这个村民的脱贫经历。1992年,林原水妻子因病住院,家里负担更重,那段时间,林原水白天要照顾妻子,晚上回来到连夜赶工,管理果树,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1995年琯溪蜜柚喜获丰收,家里经济紧张状况得到了缓解。经过几年的努力,林原水家在院里盖起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到2010年,他和村民小组成员们同时实现了人均收入5万元的目标。窦德荣用充满深情的镜头记录下这一切,让这位靠发展地理标志产品脱贫致富的农民的亲身经历,引导更多的农民共同实现小康目标。
宣传,是助农致富的最佳选择
正确的选择源于对于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把握。在拍摄实践中,窦德荣认识到:通过地理标志文化宣传,引起全社会来关系、关注地理标志注册与保护及其产业发展,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的最佳选择。
窦德荣在自己的工作日记中这样写到:运用地理标志积极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摄制组工作人员要用满腔的热情贡献给我们热爱的地理标志宣传事业。
在拍摄现场,与基层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后,在阅读大量文件、文献资料之后,窦德荣又以一个媒体人的方式进入了新的思考——
如何运用文化的力量,推动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提高地理标志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消费者的忠诚度,切实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走和谐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用地理标志文化的力量来提高食品消费安全意识?如何将地理标志资源优势转化为实现生产力,有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如何挖掘自古以来物竞天择的曲折故事,探索中国地理标志形成的原因,以及地理标志文化造福人类的生动纪实,展现大国耕农文明,讴歌广大农民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善良精神品质?
如何成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社会提供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历史人文智慧独特、时代创新特征显著、服务人民作用突出的精神文化盛宴?
窦德荣充满深情地说,地理标志文化宣传是为了农民、依靠农民,我是三农事业的服务员。多为三农宣传,是当今媒体的社会责任。体现民意、将农民需要融入血液,应该成为媒体人始终坚守的价值理念。地理标志文化的内涵决定了地理标志文化宣传应成为广大媒体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最佳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