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
——在“三农”问题上的认识与实践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
近年来,湖南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把农业作为永不贬值的“黄金”来经营,努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和谐。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中,毫不动摇地把抓好“三农”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基础,努力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全省呈现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
把抓好“三农”作为科学发展的硬道理
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一贯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台了12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时期“三农”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强调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努力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谐。
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一直把“三农”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提出,湖南的科学发展,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的科学发展,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全省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全面小康。随着新型工业化迅速推进,农业在全省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虽然降低了,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农业作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没有变。省委书记周强说,农业是稳天下、安民生的基础产业,怎么重视也不过分,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怎么支持也不过分,必须始终强化“三农”工作的基础地位,把抓好“三农”作为科学发展的硬道理。
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湖南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认识,使这个硬道理进一步“硬”起来。
——毫不动摇地“强农业”,把大的优势变为强的优势。省委提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农业是永远不能动摇的基础,是永远不贬值的“黄金”。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农业需要承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大和持久的责任,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和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稳”不住、“强”不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就会一损俱损。作为农业大省,湖南农业具有“大”的优势:优质资源十分丰富,历来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水稻、油茶、柑橘产量和生猪外销量都居全国第一。但湖南农业大而不强: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优质农产品比重低,农民收入增长慢,农业抗御灾害能力弱。“大而不强”不是优势,反而可能成为包袱,湖南的农业要着眼于“强”,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来做强,通过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来做强,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来做强,通过打造农业品牌来做强。
——旗帜鲜明地“富农民”,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最大的民生。省委提出,“三农”工作直接涉及占全省总人口一半以上的乡村人口的利益,涉及富民强省的大局,农民富裕了,“富民”才能名副其实;农村繁荣了,“强省”才能水到渠成。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最需要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最需要改善农村民生。抓民生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2008年下半年以来,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湖南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农民增收难度骤然加大。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省委旗帜鲜明地提出,越是经济波动的时候,越是要把“富农民”作为抓好“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越是要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民生建设的重中之重,全省要更加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更加努力推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更加努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更加努力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把“富农民”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定不移地“保粮食”,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粮食是湖南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全省以占全国3%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6%的粮食,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省委提出,湖南和全国一样,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社会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稳定粮食生产,既是湖南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保障,也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的重要手段,更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大局的需要。基于这个认识,省委明确提出湖南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守住“四条底线”,第一条底线就是“稳定粮食生产,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要求在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大幅度回落、国内市场粮食价格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力推进大型商品粮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丰产工程建设,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的有效供给。
强农业、富农民、保粮食,是湖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破解“三农”难题的理念。这一系列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表明了省委、省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在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产生了深层和长远的作用。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
把农业作为永不贬值的“黄金”来经营,必须有一个适合湖南“三农”发展的“经营模式”。省委、省政府通过深入分析湖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为湖南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信息、装备支撑和财力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仅能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而优质的原料支撑,而且能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广阔的市场。因此,必须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是在更高层次上加强农业,在更广视野上谋划农业,在更大范围跳出“三农”抓“三农”的科学“经营模式”。按照这个模式,湖南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的“第一推动力”作用,在大力实施“一化三基”战略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
——用现代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如此,对农业也不例外。近年来,全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加快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同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生猪健康养殖、无公害栽培等一系列农业新技术,重点改造提升稻米、生猪、柑橘、茶叶、油料、棉麻、竹木、水产等主导产业,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用工业化成果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工业化带动提升农业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用工业化成果提高农业的装备水平,特别是机械化水平。针对湖南农村人多地少、丘陵起伏、水系纵横、推进农业机械化困难较多的状况,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改善农业设施装备。一方面,大力扶植农业机械等农用工业发展,加快农机行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多功能通用型高效联合收割机及各种专用农机产品,用财政资金补贴农民购置农机具。2009年,全省平均农业机械化率达到3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40.5%。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和推广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可降解农膜等新型农业投入品,为农业生产不断提供更加优良的“软装备”。
——用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跳出农业抓农业,瞄准市场抓农业。近年来,湖南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注重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坚持用“强龙头”的理念带动农业产业化。2009年,315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同比增长25.5%;坚持用“创品牌”的理念提升农业产业化,专门成立农产品品牌整合工作领导小组,重点依托骨干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每个主导产业集中打造主导品牌;坚持用“优服务”的理念助推农业产业化,通过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坚持用“拓市场”的理念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农产品集散交易市场,支持供销社完善经营服务网络,发挥供销社在农村现代流通中的主导作用。
——用集约化方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工业化既是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大量的资本支持和集约化经验。这种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提高、要素含量增加、要素投入集中以及要素组合优化来增进效益的集约化方式,也同样适用于农业。近几年来,湖南坚持工业反哺农业的思路,用集约化方式大幅度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局面。2006年以来,全省财政投入“三农”资金达812亿元,新修乡村公路累计12万多公里,100%的乡镇、92%的行政村通了公路;解决了61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行政村农网改造率达83%以上。
走城乡统筹共同繁荣之路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党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省委明确提出,湖南已经进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要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推进“三农”工作,就必须化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矛盾,坚定不移地走城乡统筹共同繁荣之路。
在准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内涵、目标任务和本质要求的基础上,省委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坚决防止把统筹城乡搞成对农业、农村的削弱、对农民利益的损害;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坚决防止低价征收农村土地、廉价使用农村劳动力和大量抽取农村储蓄资源;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坚决防止重城镇发展轻农村建设、重二三产业轻农业基础的倾向;坚持城乡改革联动,坚决防止固守城乡分治、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
在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湖南在实践中逐渐明晰了城乡统筹的具体路径。
——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变市民。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重点要从抓“硬件”出发,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把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使他们变为城镇居民。当前,湖南正在形成一个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体系。省委提出,在推进长株潭和“3+5”城市群建设的同时,要着力抓好县城和中心镇的规划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综合配套功能较强、吸纳农村人口较多的中小城镇。在耕地总量这个“分子”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城镇化建设大量减少种地农民这个“分母”,效益这个“商”就会大幅度提高,从而达到“富裕农民”的目的。近年来,湖南的城镇化步伐大为加快。较之2005年,2009年全省城镇人口净增近500万,再加上1210万农村转移劳动力,许多农民事实上已经成为城镇居民,这对缓解“三农”难题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要达到55%,那时候,农村人口的总量将减少至3500万人左右,不仅更多的“乡下人”将变成“城里人”,而且农业本身的规模经营效益也就出来了。
——协调推进城乡改革,让农村像城市。为了缩小城乡差别,湖南着重从“软件”入手,积极推进三大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同时大力支持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参与土地流转,培育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扩大县市自主权,强化县市在资金分配、使用、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建立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机制,吸纳和聚集各类要素投入县域经济发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发展村级公益事业的长效机制,扩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农民用水减负综合改革试点,不断创新服务“三农”、加强“三农”的体制机制。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城乡统筹发展,基本要求是实现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按照这个要求,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四个方面措施: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入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努力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适应;有效整合支农资源要素,将各类支农资源要素捆绑使用,最大程度发挥各类支农资源要素的聚合效应,探索建立促进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集聚;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促进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业和农村,健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下乡支农制度,实现公共资源共同享有、共同受益。
由于把农业作为永不贬值的“黄金”来经营,湖南的“三农”工作呈现出了喜人的发展态势。科学发展兴“三农”。从广大农村一片片丰收的田野里、从广大农民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上,我们看到城乡统筹共同繁荣之路已经铺到了广阔的三湘大地上,通向了农民朋友的心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