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洞庭(山)碧螺春历史文化
洞庭(山)碧螺春产自碧螺春原产地——苏州太湖洞庭东、西山。太湖洞庭东、西山产茶历史悠久,唐代茶圣曾来此考察。据地方史记载,苏州种茶始于两晋南北朝,唐陆羽所著《茶经》就有茶叶出自“长洲县(今苏州市)洞庭山”的记述。宋朝时此茶已作为贡茶,据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1084年)记载:“洞庭出美茶,旧入为贡……”。清初,洞庭茶俗称“吓煞人香”,据清代王应奎《柳南续笔》(1757年)记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每岁土人持竹筐采归,以供日用……康熙某年,按候采者如故,而其叶较多,筐不胜贮,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传说少女采摘茶之嫩叶,以薄纸裹之置于胸口,用体温烘干,因而有文人题咏“一抹酥胸蒸绿玉,纤衫不惜春雨乾,满盏真成乳花馥,奇茗一啜惊欲死”。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清世祖康熙皇帝南巡太湖,当时的江苏巡抚宋荦进献此茶,康熙饮得此茶,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但觉茶名不雅,遂以该茶色碧形曲似螺,采于早春为由,钦定茶名“碧螺春”。历代文人墨客赞誉碧螺春的题咏不胜枚举,清代著名文人龚自珍赞曰:“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为天下第一”。
二、品质特点
外形:茸毛密布(当地称为满身毛),条索纤细而重实(当地称为铜丝条),卷曲成螺(如蜜蜂腿),幼嫩匀齐,色泽银绿隐翠。
内质:具有特殊的清鲜花香果味,香气芬芳持久,滋味鲜醇,回味甘甜,汤色碧玉清澈,芽叶细嫩明亮。
洞庭(山)碧螺春以“一嫩三鲜”著称。所谓“一嫩”,指采摘嫩梢初展的一芽一叶(俗称“雀舌”),据说一级碧螺春,每斤共有细嫩雀舌芽头六、七万个,可见其嫩细。“三鲜”即色、香、味。其色,冲泡水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其香,啜时满杯芬芳四溢,四座清香袭人。其味,入口爽甘生津,回味清醇而鲜。
碧螺春的香气分花果香型和豆香型,市场上其它产地的碧螺春为豆香型,而正宗的洞庭(山)碧螺春则有天然的花果香气,其口感细腻润滑,润口润喉,微微像喝米汤的感觉,并含有一股天然嫩香,即内香好。一般档次高的茶叶采制时节较早(但也不可太早,本地原生品种一般在3月下旬才开始采摘),嫩芽较多,汤色浅、鲜亮,口感细腻润滑且强烈。档次低的茶叶是采制时节晚的茶,汤色略深,叶多芽少,香气如前,但细腻润滑的口感弱一些,更显爽利,饮至口中感觉略硬,有点粗糙,但咽下后马上又恢复了细腻润喉的口感,且嫩香依然。
三、洞庭(山)碧螺春获奖(荣誉)情况
三百多年来,洞庭(山)碧螺春所获殊荣甚多。清宣统三年(1911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获优等奖,民国七年(1918年)工商部举办的国货展览会上获一等奖,192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1959年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83年获江苏省经委颁发的优质食品奖,1986、1990年两次荣获国家商业部优质奖,1997年吴都牌洞庭(山)碧螺春茶获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2004年“玉品”和“涵村”牌洞庭(山)碧螺春获江苏省“陆羽杯”名茶评比一等奖。2005年“玉品”、“咏萌”、“古涵”、“碧水缘”牌洞庭(山)碧螺春获第六届“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一等奖,2007年。“吴侬”、“东壹”、“咏萌”、“古涵”、“樟坞” 牌洞庭(山)碧螺春获第七届“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一等奖。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也造就了碧螺春独特的品质风格特征。洞庭东、西山碧螺春茶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区内茶树和银杏﹑枇杷﹑青梅﹑杨梅﹑石榴﹑柑桔﹑板栗﹑桃子、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四季花果之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培育了洞庭山碧螺春超凡脱俗的高雅品质,被誉为“茶中仙子”。真是由于碧螺春茶这独特的品质,长期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我国已故总理周恩同志来对碧螺春茶更是情有独钟,1954年他率团参加新中国首次大型外交活动——日内瓦会议时,带去了中国两样“宝贝”:一是电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另一个就是碧螺春茶。休会期间,周恩来总理曾用“先倒开水,后放茶叶”的冲泡方式,冲泡碧螺春茶招待客人。当许多外国友人喝了这汤色碧绿,清香四溢“中国咖啡”后,交口称赞。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上海会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具有历史意义的上海公报时,周总理用同样的方式请基辛格品尝了碧螺春茶,基辛格博士也赞不绝口。临行时,周总理特地用碧螺春茶作为珍贵礼品赠予基辛格。每年洞庭东西山生产的特级碧螺春,均由国家统一收购,并作为政治任务交售给国家有关部门。碧螺春在为我国赢得了声誉的同时,也成为苏州乃至江苏的一大珍贵特产,许多外国元首等贵宾到苏州,都要提出喝碧螺春茶。
2004年吴中区炒茶状元东山施跃文的祖母解放初期专门为朱德委员长作过洞庭(山)碧螺春炒茶表现。
四、洞庭(山)碧螺春产业发展方向
为了提升洞庭(山)碧螺春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树立洞庭(山)碧螺春原产地域优良的产品形象和优异的品质特色,更好地强化我区洞庭(山)碧螺春原产地保护,永续保持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的旺盛生命力,促进茶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切实加强洞庭(山)碧螺春原产地茶叶生产的规范和管理,着力推进洞庭(山)碧螺春“六个化”建设。一是加快茶农知识化;二是加速茶树良种化;三是推广生产标准化;四是实施加工机械化;五是实现产品品牌化;六是推进茶叶产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