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本站搜索
Ralph Lauren,Ralph Lauren Polo,Ralph Lauren Outlet,Ralph Lauren Uk,Supra Shoes,Supra Footwear,Supra Skytop,Supra Tk Society,Mulberry Bags,Mulberry Outlet,Mulberry Uk,Mulberry Handbags,ralph lauren,polo ralph lauren,ralph lauren outlet,ralph lauren italia,piastra ghd,piastra capelli ghd,piastre ghd,ghd italia,scarpe mbt,mbt outlet,mbt online,mbt italia,reebok easytone,reebok zigtech,reebok shoes,MBT,Zapatos MBT,MBT Zapatos
重点关注
今日关注
高层对话
国际接轨
农业资源
特别关注
独家视频
工作动态
申报指南
首页以工哺农
     
 
中国海油的社会责任理念和实践


         作为国有能源公司,积极引领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转变,推动产业转型,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参与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中国海油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能做出的最重要贡献。近年来,中国海油紧紧抓住加快企业发展,增强自身实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能源供应这一根本,加大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走出去”步伐,通过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为中国社会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供给。
 

  提供清洁的能源,致力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同时保证生产作业过程的清洁无害,是中国海油对于生态环境的义务。2006 年,我们在这两方面的努力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在中国海油,“关爱员工”体现在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作业环境及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进步两个方面。我们将员工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坚持让全体员工都能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成为负责任的社会公民与国际公民是中国海油社会责任理念的核心。随着公司实力的提升,我们对社会公益的投入也逐年加大。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带动作业所在地的发展,扶助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与教育,特别是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与人民伸出援手。

  “奉献清洁能源,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海油的理想与追求。在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愿与社会各界携手,为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永葆天空明澈、大海蔚蓝,为实现人、企业、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赢而努力。

  一、公司概况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是中国第三大国家石油公司和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公司成立于1982 年,总部位于北京,现有员工4.4万人。

  自成立以来,中国海油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纯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天然气及发电、炼油化工化肥、专业技术服务、综合服务与新能源、金融服务等六大产业板块。中国海油2006 年实现销售收入1324 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490 亿元,向国家上缴各类税费共321 亿元。截至2006 年底,公司总资产达到2507 亿元,净资产1371 亿元,旗下四家上市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市值超过3700 亿元人民币。

  二、认识和实践

  (一)企业与环境

  作为能源企业,中国海油的环境责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确保自身生产经营行为各个环节的清洁与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及生态的影响;一方面是致力于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清洁无害的能源,推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

  为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中国海油提出“使用清洁无害的材料和能源,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环保理念,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及宣传,使得该理念渗透到中国海油的各个层面。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中国海油及所属企业持续改进环保方面的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并在生产作业活动中严格遵守这些规章。2006 年,中国海油在污染物防治、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预防污染事故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开拓,2006 年中国海油在代表清洁能源发展方向之一的液化天然气(LNG)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亦加大了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清洁能源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将为中国海油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亦将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

  1、环保管理

  在环境保护方面,中国海油采用体系化管理的方法。各所属企业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建立了相应的HSE 管理体系。

  中国海油关注建设项目在设计、建设、生产等各环节的环境保护,为此,各所属单位的HSE 管理体系均强调对项目的过程管理。中国海油制定了《工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各建设项目: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制度;执行环境保护措施和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工业建设项目应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项目建成后,其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对于收购兼并项目必须进行环境保护的尽职调查。

  为从整体上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管理,中国海油制定了《生产经营型投资活动健康安全环保管理规定》,对投资活动中的环境保护及健康、安全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在此规定下,中国海油开展的投资项目均确定各级管理层的环保责任并明确了环保目标,把做好环境保护的压力传递到项目的每一个环节。

  中国海油鼓励所属单位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已有文昌油田、秦皇岛32-6 油田、流花油田、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通过了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污染防治

  随着中国海油越来越多的中下游项目投入建设或竣工投产,对于污染防治的深度及广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对于钻井液、各类污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及噪声控制是污染防治的主要内容。中国海油对于这些污染进行全过程防治,防治措施贯穿于设计、施工、投产的各个阶段。中国海油严格执行国家的钻井液排放标准,对于油基泥浆、含油钻屑等污染物超标的物质,全部运回陆地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污染环境。在海上油田生产中,外排生产水中的石油烃是主要的污染物。中国海油采用物理、化学及生化处理措施,选用适合当地生产水特点的污水处理设备,使外排生产水的含油浓度大大低于国家的标准。对海上作业产生的工业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全部运回陆地由具备处理资质的厂家进行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在石化、炼油、化肥等领域,中国海油均建立了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国家的总量控制要求及污染物排放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环境保护业绩。

  3、温室气体

  作为积极参与全球能源开发的综合型能源公司,中国海油自觉地对温室气体减排给予高度重视,并为此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南海各天然气田普遍存在大量伴生二氧化碳的情况。为有效降低伴生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开发利用二氧化碳的经济价值,中国海油将二氧化碳大规模的综合利用列为2006 至2010 年的重大科研项目之一,并于2006 年开展了实质性的工作。年内完成了海上天然气田伴生二氧化碳处置方案的专题调研报告。该报告系统地阐述了不同存储条件下对二氧化碳进行存储的技术可行性,这些技术包括:注入地下油气藏提高采收率;注入煤层气藏增加甲烷的采收率;将二氧化碳直接注入地下水层中进行封存等。中国海油将根据此报告,逐步在海上气田研究不同形式的二氧化碳处置措施。

  2006 年,中国海油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可降解塑料的项目正式启动,预计2007 年9月投产。此外,为了更加准确地掌握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国海油将从2007 年起,改进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工作,为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打下基础。

  4、节约能源

  作为能源生产型企业,中国海油深知资源的宝贵性与有限性,因此积极投身于全社会的节约能源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行动之中。

  2006 年8 月,中国海油与集团内被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名单的5 家单位签署了节能目标责任书,明确了这5 家单位“十一五”期间的节能目标。2007 年初,中国海油与所属二级单位全部签署了节能目标责任书,集团在“十一五”期间计划节能总量达到25.95 万吨标准煤。

  通过在全系统内建立能耗统计和节能报告制度,层层分解落实节能责任,集团内各级生产单位普遍加强了节能工作,通过转变固有运作模式,推广节能技术,合理化改造流程、工艺和设备,有效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

  2006 年,中国海油能源消耗总量为413 万吨标准煤,与2005 年相比上升了5.6%,能源消耗增幅大大低于全国石油石化行业能耗增幅。全年实现节能量为8.7 万吨标准煤,节水577 万方。万元企业产值综合能耗为0.2743吨标准煤,万元企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5724 吨标准煤,同比分别下降了19.5%和14.9%。万元企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2 方,同比下降了22.7%。

  (二)企业与社会

  中国海油坚持以“双赢”理念引领企业的发展和对社会责任的履行,致力于通过公司的生产经营行为和社会公益行为,为改善广大公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做出贡献,促进相关方各个层面的共同进步与和谐发展。

  中国海油对社会的回馈形式包括支持教育事业,参与公益活动,扶助欠发达地区,依法纳税,社区共建,以及对各种自然灾害提供援助等等。2006 年公司总部在扶贫、援藏、捐资助学、紧急救灾和其他公益方面投入资金达5542 万元,中国海油全系统有记录公益投入总额达到7597 万元。

  在海外,中国海油的油气勘探开发和专业服务等业务遍布全球17 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经营活动快速走向全球的同时,中国海油也将履行社会责任的视野扩大到全世界的范围,关注各国的重大自然灾害和民生疾苦,并为作业当地政府和百姓谋求利益。

  2006 年,中国海油发布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生产经营型投资项目社会责任管理指导意见》,要求各新建项目投资决策前要分析评价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及对项目的适应性和接受程度,并通过制订社会影响管理方案实施各项减缓消极影响的措施。

  2006 年,中国海油对社会公益的关注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认可。4 月,中国海油入选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公益时报》与企业公民委员会联合发布的“2006 中国慈善排行榜”十大慈善企业;9 月,在15 家著名公益性民间组织共同发起的首届“社会公益示范工程”评选表彰活动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合作的“中海油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项目”荣获“最佳合作伙伴”奖;12 月,中国海油荣获由中央电视台、新浪网、英才杂志社等多家媒体评选的“2006 中国管理100 年会最具价值企业之社会责任榜样”称号。

  1.援藏事业

  中国海油从2002 年开始对西藏自治区尼玛县进行援助,并派出两名援藏干部长期挂职。针对尼玛县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中国海油制定了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及实施计划。

  2002 到2004 年第一阶段的目标是着力改变当地基础设施落后状况,为经济发展打下基础。中国海油对援建项目的资金、进度、质量、安全进行全方位管理。由此保证了第一轮投入6000 万元的县城主干道建设项目、2000 户牧民太阳能照明项目、县党政办公大楼及干部内地培训等10 个项目顺利完成。

  第二阶段援藏工作的重点向农牧区倾斜。中国海油提出了“解困、造血、扶本、建立长效机制”的工作思路。2005 至2007 年计划投入4500 万元,仅2006年就投入2727 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尼玛县的各个乡镇互通了汽车,拥有了电话、传真等乡镇办公设备,在三个人口集中地建立起农牧民定居点。

  经过5 年的援助与建设,尼玛县已初步改变了原始的落后面貌,具备了发展的基础条件,成为藏北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海油的援藏工作获得了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委的高度评价和当地藏汉百姓的热情欢迎。

  2.扶贫事业

  中国海油自1995 年起,对海南省陵水县、保亭县、五指山市进行定点扶贫。通过几年扶贫工作的探索和挂职干部深入基层工作,中国海油发现当地贫困的原因在于教育落后,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从2002 起,中国海油每年向上述三地各投入200 万元扶贫资金,其中三分之二用于兴建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三分之一用于兴建生态文明示范村、民族商品展销中心等公益项目,帮助特困农民修建家园。

  5年来,中国海油为三地共10 所中小学建起15 幢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等建筑,增建教学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硬化道路,修建体育操场,绿化校园。共建设教学楼1 万平方米、学生宿舍4000 平方米、学生食堂3000 平方米。援建的五指山市第一小学教学楼已成为海南省条件最好的教学楼之一。中国海油还与清华大学联系,帮助三地建立起远程教育培训中心,解决了偏远山区的干部、教师的培训问题。通过5 年的全面援助,三地的教育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为了进一步扩大扶助面,中国海油于2003 年出资1000 万元与海南省教育部门成立“中海油海南教育基金”,在全省范围内帮助辍学孩子重返校园,并奖励当地优秀教师,为海南省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贡献了力量。

  2000 年,全国妇联发起了为严重缺水的西部地区捐款的“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公益活动,中国海油全体职工积极响应,踊跃参与,个人捐款达60万元。2002 至2005 年,中国海油捐款220 万元用于“母亲水窖”续写行动。2006 年,公司继续投入100 万元,为解决西部地区人民的饮水难问题贡献微薄之力。

  3.救灾救助

  2006 年7 月,广东省遭受台风“碧利斯”带来的特大暴雨袭击,全省有13 个市、64 个县、563 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达741 万余人,死亡106 人,全省直接经济损失135 亿元。得知灾情后,中国海油以最快速度向广东省慈善总会捐款1000 万元,以扶助广东灾区人民。

  相隔几日后,中国海油又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湖南、江西等受灾严重的省份捐助1000万元,以帮助遭受台风“碧利斯”侵害的灾区人民度过难关,重建家园。

  进入9月后,四川省连续高温干旱,许多群众饮水困难,中国海油向四川泸洲地区捐助10 万元以抗旱救灾。

  中国海油同时也将关注的目光扩展到全球,在异国人民遭受自然灾害时,本着国际公民的责任心,迅速伸出援助之手。

  2006 年2 月,菲律宾南莱特岛发生泥石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严重的财产损失。中国海油高层领导首先通过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致电阿罗约总统及维尼西亚议长,表达公司对灾区人民的极大关注和深切问候,之后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向菲律宾国家红十字会捐助5 万美金,为灾区人民提供生活帮助。

  4.助学助教

  为了帮助广大贫困大学生克服经济困难、安心学业,并带动全社会对此项问题的关注,2003 年7 月,中国海油撤掉企业形象广告牌,将省出的1000 万元捐赠给宋庆龄基金会,建立“中海油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项目计划自2003 至2007 年,从全国30 所高校中,每年选出800 多名受助学生,向每位学生提供3000元的助学基金。

  该项目秉承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各高校中规范、良性运作,受到了受助学生及高校的好评,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截至2006 年,受助学生总数已达到3524 人,累计发放基金918万余元。

  2006 年7 月,“在逆境中磨练,在关爱中成才”征文活动中的获奖作品结集而成的《爱,让青春绽放》一书出版,并向中国海油员工发放,以求进一步增强广大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助学意识。中国海油与宋庆龄基金会因此项目共同荣获民政部组织的中国首届社会公益示范工程项目的“最佳合作伙伴奖”。

  中国海油从1997 年起在河北省资助建立了四所海洋石油希望小学:隆化县佟栅子村海洋石油希望小学、隆化县小汤头沟村海洋石油希望小学、滦平县瓦房村海洋石油希望小学、满城县南水峪村海洋石油希望小学。自1997 至2006 年,中国海油向四所希望小学的资金及物品累计投入达95 余万元。

  2006 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年度公益项目投入及捐助捐赠总金额达到5542.2 万元,与2005 年相比增加46.5%。全系统有记录公益投入总额达到7597 万元。

  (三)企业与员工

  中国海油认为: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是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基础。和谐是生产安全与企业发展的根本。公司内部和谐文化的形成,来自于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机制。中国海油通过各种实际举措,在企业内部建立和谐文化。

  1. 健康安全

  要实现良好的安全管理业绩,必须让管理理念深入每一名基层员工,形成从上到下的安全文化,理念与文化相互融合,才能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2006 年,中国海油明确提出现场安全管理班前“五想五不干”的管理理念和具体要求。(“一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二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三想安全工具,未配备不干;四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五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五想五不干”真正将安全对于生产的一票否决权授于每一名作业员工,通过一步步地“想”,员工只要认为安全条件不具备,可以决定“不干”,停止操作,努力改进。

  在2006 年里,中国海油系统持续加强安全管理,各级安全管理都在强调执行文化建设,以及事故的管理与统计改善。全面推行OSHA 统计,在各方面的努力下,保障了生产顺利进行,完成了公司2006 年健康安全环保工作目标:未发生重大恶性事故和重大伤亡责任事故,公司没有发生溢油等环境污染事故,持续推进全系统各单位的健康安全环保体系化建设和审核。

  为了提高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006 年,中国海油着重强化了危机管理方面的软硬件综合能力。中国海油在北京总部改进完善了总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初步实现了海上设施应急资料与现场视频监控图像实时传送,出海人员资料动态掌控,重大设施及作业动态跟踪,自然灾害信息同步,溢油漂移跟踪模拟,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决策辅助支持等功能,与所属单位进行分级联合响应。

  为了应对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12 月8 日,中国海油组织了一次大规模应急演习,通过模拟船舶碰撞、溢油、毒气泄露、人员落水等一系列事件,检验了总公司、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和海上事故现场的三级应急响应能力。

  经过对险情的应急响应和实战演习,公司将进一步修订《危机管理预案》,规范各级别应急中心软硬件设施的配备,并将编制海外作业单位应对社会危机的应急行动指南。

  中国海油相信“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通过从工程项目建设的职业病预防到员工身体健康促进等多方面措施来关注并保护员工的健康。

  公司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坚持把建设项目职业病预评价做为重要投资依据之一。2006 年,共组织了15 个建设项目评价工作,并在项目建设生产过程中保持监督,并继续推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申报,以及工作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工作。

  为准确了解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特别是海上工作人员的身体情况,避免作业现场出现突发致命疾病或不适应生产作业要求的情况,公司大部分所属单位都已经建立了员工健康电子档案,动态跟踪员工的健康情况,以及时调整员工作业计划。

  2. 职业发展

  中国海油充分考虑管理、技术和操作三类人员不同的价值贡献和成长特点,分别建立了三类员工不同的岗位序列和与之配套的薪酬制度。特别是建立和完善了技术和操作两条职业发展通道,转变了技术与操作人才必须转向管理岗位才能达到高级别、高薪酬的局面。

  员工的竞争力,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2006 年,总公司通过专业培训、技能竞赛、师带徒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员工的竞争力。

  2006 年,全系统共举办培训项目8300 期,人均培训3 次以上,人均培训时间超过40 小时。为加快新员工成长,中国海油制订了统一培训与深度培训相结合的新员工培训方案。为帮助新人迅速了解中国海油,融入企业文化,新员工培训设计了针对企业实际,由内部兼职教师授课的“CNOOC 新兵训练营”,实施两年来,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3. 和谐文化

  中国海油严格遵循国家对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工生育五大社会保险实施的属地原则,要求所属单位严格按照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按时、足额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依法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截止目前,中国海油“五大基本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参加率及按规定缴费率均达到100%。

  在按时、足额为员工缴纳五大社会基本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同时,总公司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员工建立了企业补充医疗、养老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考虑离退休人员患大病、慢性病的几率较高,个人负担较重,设立了大病基金,专项解决中石化的实际困难。

  2006 年,全系统3.5 万名员工享受到了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提供的保障,报销总金额3450 万元;约150名癌症、心脑血管病等患者得到大病基金几千到一二十万元不等的救助,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员工个人的负担。

  中国海油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和体育比赛,丰富广大员工的文化生活,促进员工身心健康、陶冶情操,成为构建融洽内部环境的基础。

  三、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方向

  企业自身发展是企业为全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基础。我们认识到:只有中国海油业绩持续增长,才能为国家和股东带来更大的经济回报,为公司员工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只有中国海油高效高速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目标,才能为中国及其它能源消费国家的经济增长提供更可靠、更清洁的能源保障;只有中国海油发展壮大,才能为其在中国和全球作业所在地的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支持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海油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探索与追求,亦将为全人类的新能源革命贡献一份力量。

  基于上述认识,中国海油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各个环节,将社会责任理念确立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价值观。

  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进程,将是中国海油的“圆梦之旅”,带上可持续发展的罗盘、背起社会责任的行囊,怀着人、企业、社会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理想,我们将一步步走向彼岸。


来源:国资委网站      时间:2009-12-7 14: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