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标志:让产品名气大让产业块头大 |
| 山东省平度市的马家沟芹菜,这两年来名声在外,平均售价每公斤达到4.8元,最高的售价甚至达到了每公斤400元,“马家沟”这一招牌,成为了当地菜农发家致富的法宝,种植面积在短短几年间增加到了6000多亩。但事实上,马家沟芹菜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且以其清香酥脆、营养丰富、吃不出渣而在当地一直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直到2005年之前,这里的芹菜最贵也只卖到每公斤1.5元左右,种植面积也不断萎缩,2002年的时候甚至不足300亩。那么,马家沟芹菜这两年能够打出名头,形成规模,靠的是什么? “一方面,我们立足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依托优越的地理条件,对马家沟芹菜进行了选优,提纯,复壮,执行标准化管理。”平度市委书记王中说,“另一方面,得益于我们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工作。” 所谓地理标志,是指识别某一产品来源于成员领土内某一地区或地方的标志,该产品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特征主要归因于其地理来源。也就是说,申报了地理标志保护,就是给当地的产品竖起了一块独一无二的招牌。而且,这块招牌可以由某一特定地域范围内生产具有相同特征的同一种商品的所有经营者共同使用。“地理标志与一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紧密联系,地域的不可替代性和品质的不可复制性,使其蕴含着巨大的价值潜力和市场空间。”王中说。而马家沟芹菜,也正是在2007年12月获得地理标志保护后,通过一系列品牌推介、营销的举措,才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活力。 据了解,截至2009年9月,我国已经有932个像马家沟芹菜这样的产品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保护,这些地理标志,不仅迅速提升了相关区域的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而且能够得到国内外市场的公认,这对于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切实的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理标志已经成为一种独特资产,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正在正为我国提升特色产品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有效手段。”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说。 地理标志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湖北省黄冈市体现得更为明显。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黄冈地理环境独特,农业资源丰富,具有一大批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名气也都不小,但长期以来,这些名气并没有转化为现实的效益,“大名气”的产品没有形成“大块头”,影响了农民收入,阻碍了经济发展,甚至于全市11个县市区有5个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传统的农业大市出路在哪里?黄冈市委、市政府把促进老区跨越式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了实施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战略上,通过政策扶持和有效规划,积极进行地理标志保护申报工作,几年下来,已有罗田板栗、九资河茯苓、黄州萝卜等9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有了地理标志这张国内外市场的绿色通行证,众多龙头企业随即纷纷入驻。黄石通过地理标志引来了龙头企业,又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了农户的种植规模扩大,“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了农业生产转变发展方式,而且促进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如罗田县的板栗获得地理标志保护后,该县以地理标志为纽带,引进了年产值过亿元的板栗加工企业3家,全县板栗栽培迅速发展起来,去年达到7万公顷,板栗常年产量达到3万吨,板栗系列总产值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0%,板栗产业也成为了该县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赵经平) | |
| 来源:农民日报 时间:2009-11-23 9:27:40 | |
|
|